減糖較狹義,減醣較廣義! 點擊圖片放大
商品名稱:

減糖較狹義,減醣較廣義!

詳細介紹:

減糖較狹義,減醣較廣義!

彼得潘(潘忠興)醫師2019.05.16

最近常有人問我到底要用減糖還是減醣,是糖化血色素,還是醣化血色素.

    「醣Carbohydrate」和「糖sugar」不同。「糖」通常是吃起來具有甜味,一般是單醣或雙醣.而「醣」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按照分子結構可分為纖維、多醣、寡醣、雙醣、單醣,嚐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例如飯、麵。多醣、寡醣、雙醣、單醣最後會變成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所以減糖較狹義,減醣較廣義.

    「纖維」是難以完全消化的多醣類,但也不是完全無熱量,大約是每公克2大卡,一碗煮熟的蔬菜含糖大約是10公克,所以增加血糖的幅度是極少的,不同蔬菜間的差異並不大。

   「多醣類」主要是我們的主食與糕餅點心之類的食物,例如飯、麵、麵粉製品、地瓜、馬鈴薯、山藥、芋頭、玉米等,這類食物在不加糖的情況,並不算是甜食,但經過消化吸收後會產生大量的葡萄糖,例如一碗飯大約是200公克,含糖就有60公克。

    當這些含醣食物用一碗為單位時,彼此的差異就比較明顯,例如一碗麵或粥的含糖量就只有一碗飯的一半,而含糖量較少並不等於血糖增加幅度比較少,多醣類食物的含纖維量多寡與烹調方式,對血糖的影響也有程度上的不同,這也是常造成血糖起伏困擾的原因。

    「寡醣」有2-10個單糖分子,除了果寡糖、木寡糖與異麥芽寡糖常用於食品添加外,大蒜、洋蔥、牛蒡、蘆筍、大豆、麥類也含有寡糖,這種糖和纖維一樣難被消化分解,每公克約產生0-2.5大卡的熱量。

    「雙醣」包括蔗糖、乳糖、麥芽糖、海藻糖,其中乳糖最容易被忽略對糖的影響,牛奶與羊奶皆含有乳糖,喝起來並不甜,但消化吸收後皆會轉變成單糖,這也是為何市面上有專爲糖尿病患調製的配方奶粉,把乳糖去掉以減少血糖上升幅度;蔗糖、麥芽糖與海藻糖都是兩個單糖分子組成,甜度雖然不同,但熱量都是一公克4大卡,對血糖影響都是快速且明顯,取用需適量。

    「單醣」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一般市售的糖大多是蔗糖,經過分解後才會變成葡萄糖,葡萄糖粉或糖膠則是單純的葡萄糖,可直接吸收,一般用於低血糖時的快速補充。

    許多食物同時含有葡萄糖與果糖,例如水果有的果糖居多,有的約各半,水果中甚至還有一些蔗糖,蜂蜜則是含葡萄糖與果糖約各半。

    果糖代謝幾乎完全靠肝臟來轉化成葡萄糖和乳酸。攝取過多果糖,特別是常添加於飲料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會對肝臟造成負擔,也和高血脂症、肥胖、高尿酸,和高血壓有關。半乳糖也是在肝臟中轉換成葡萄糖,除了奶類外,甜菜中也有蔗糖和半乳糖。

    無論吃了「醣」或「糖」經過消化吸收後都會產生葡萄糖,這些增加的葡萄糖需要透過精密的胰島素分泌調節,來維持血糖在一個範圍內小幅度的波動,數值約落在70-140mg/dL間,這對不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人來說,可以不必去精打細算吃進去的是什麼糖,都能保持血糖不會過高。但若要防治肥胖、失眠、癌症、三高慢性病等,則要飲食管理:從均衡飲食(3333)->常醣常好油->低醣高好油->斷醣高好油->生酮蔬食。(考慮個人體質、過敏、共振)。

    同時也要減少精緻雙醣與單醣,這些醣無論是糖果、果汁、甜點,這類糖會快速吸收,增加胰島素分泌的負荷,容易攝取過多熱量而導致肥胖。對醣的選擇與份量控制,儘量不用或少用糖,更是糖尿病患能成功控糖的關鍵。

市面上常用的天然代糖

彼得潘(潘忠興)醫師 2019.05.21

赤蘚醇或稱赤藻糖醇:

    是一種存在於葡萄、梨子等果實或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具有砂糖60-80%的糖度。赤藻糖醇是由葡萄糖發酵而成。幾乎不含熱量,也不會引起齲齒。由於能弱化齒垢中細菌彼此的結合力,因此具有分解齒垢的作用。它已經在美國獲准使用。它是由約翰·斯登豪斯於1848年首先發現的。

 

甜菊糖:

    又稱甜菊素、甜菊醣苷、甜菊萃,一種糖苷,1931年,由法國科學家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中提煉出。可作為甜味劑使用,而南美洲使用甜葉菊作為藥草和代糖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它具有高甜度、低熱能的特點,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熱值僅爲蔗糖的1/300。

 

阿拉伯糖:

    從玉米、小麥等作物中萃取的L-阿拉伯糖,屬於天然食品而非化學糖,甜度只有蔗糖的一半,對其具有代謝轉化及阻斷作用,能抑制糖分吸收、減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其原理為蔗糖經由小腸分泌的蔗糖酶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而L-阿拉伯糖會將蔗糖酶吸住,讓它不在小腸分解,直接帶往大腸內。「只要將百分之四或五比例的L-阿拉伯糖混合蔗糖,就可抑制百分之八十、九十的糖分吸收量,讓你身體無負擔的享受糖的美味而非熱量!」市面上許多抑制澱粉、糖分吸收的產品,多半無法直接加入砂糖中一起烹調,而L-阿拉伯糖相反,甚至可以說,和糖類一起食用才能發揮其功效。

    現代人的精緻飲食,讓食物消化至小腸就已吸收完畢,少有機會讓大腸的益生菌得到養分,所以才會提倡多喝優酪乳、吃益生菌。而帶著蔗糖酶的L-阿拉伯糖,會跳過小腸通往大腸,直接成為益生菌的養分。而它可以和任何蔗糖(白砂糖、紅糖、黑糖、方糖、冰糖….)搭配,烹調方式也無任何限制,讓一般民眾都可以使用「健康砂糖」享受無負擔的美味!

阿拉伯糖與其糖代糖比較1.jpg

阿拉伯糖與其糖代糖比較2.jpg

#減糖廚房的具體實踐:經營管理與研究發展

https://www.dr-peterpan.com.tw/kaohsiung-siw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