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JPG

大家好!

由於民眾及政府普遍對目前不管是台灣甚至是全世界健康醫療不滿意,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彌補中、西、牙及一般自然醫學不足.同時也為了我們中道九鼎體系醫養護及合作夥伴盡快有一本操作工具書:彌補中西醫學及一般自然醫學不足-彼得潘整體健康促進計畫.

緣起:

  彼得潘整體健康照護體系是小弟行醫數十餘年及一群不辭辛勞、志同道合親朋好友的理想與心血。

        我從高中開始即喜歡觀察人,但談不上研究。常常在想人生的目的及生命的意義,但與其為做新賦強說愁,倒不如實地投入醫療相關的科系學習,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也是我原始學醫的初衷,並不是要做大官或是賺大錢。

 

  醫科畢業後本來想走精神科,但因為我是公費生,需要先下基層部隊服役。在基層機場當航空醫官,後也被調派到國家的航太中心,除了照顧空勤人員外,單位所有的官兵雇員任何病症都要第一線處理,所以第一次從事全科醫療。服滿基層部隊後回到醫院,我選擇離屏東家較近的醫院內科接受訓練。但內科的訓練既使到了可以獨當一面總醫師,但仍有許多病人,我會不敢看、不想看、甚至不要看!因為所有理學檢查、神經學檢查、影像檢驗皆正常,藥也一直在吃,但病人還是報怨一堆不舒服。所以內科醫生看病也會有極限及盲點-這與我想要整體了解人有衝突。當我感到茫然之際,當時醫院院長的好朋友是九宮命理老師,在聊天時幫我算了一下,說我應當去學腦子相關的科別。腦子相關的科別在當時的西醫只有神經及精神科,我當時打了電話請教了在當時南部相當有名氣的精神科學長(後來是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我相當感激他相當積極幫我轉到該院精神科。

 我重新接受精神醫學的嚴格訓練,主帶我的老師是精神醫學界大師。精神醫學的診斷及治療與一般的內、外、婦產、小兒、眼、耳鼻喉等有相當大的不同。雖然後來升上了總醫師,原來的內科的素養加上精神醫療的訓練,仍然有些問題無法處理及解釋。尤其是看到老師用針灸在處理慢性疼痛比止痛藥還有效,或是有些宗教的師父練功練到岔氣,以內科及精神科的領域是無法處理,但以針灸來導氣反而能緩解。所以我除了邊做邊學外,自己也跑到中國醫藥學院進修針灸學。

  

        為了做好醫療體系的垂直整合,我銜命到某財團法人醫院當主治醫師,後來蒙董事會賞識升任院長,並開始到高醫大醫務管理學研究所,學習醫院管理及健康管理,同時並有2個學分要到美國醫管排名5名內的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健康科學院研習。當時我們老師們的健康促進理論對我影響甚深。醫管所嚴謹宏觀的研究訓練,讓我以前的學經歷更加紮實,真正知道如何去分析研究與改進,同時也結交不少不同領域的忘年之交。我的親朋好友常會認為我學東學西、做來做去,永遠當不到教授或大官.雖然偶有千里馬遇不到伯樂的感嘆,但我認為這是人生相當有意義的事,所以我一直無怨無悔(當然老婆小孩至少也要給他們小康的生活!)。

        我的個性一向是以身作則、身教大於言教,所以即使是當財團法人醫院院長,我還是照顧最多的病人、看最多最遠的門診、做最多的教學與研究,當然還有一堆行政事務陪者我.4-5年下來,我變胖、變老、變虛.我的抽血報告逐漸變成滿江紅,自律神經失調也找上我,最嚴重時常焦慮恐慌甚至不敢開車.我的健康愈來愈差,後來發作心律不整才清醒,要開始好好管理自己的健康.中間一年也因為如此被朋友說動去美國有名的傳銷商學健康管理.我喜歡學習不同領域的東西,所以我比一般的醫師多了幾個專科,所以我在醫院開始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做健康管理.但是當時的董事會並不認同,所以我逐漸漸淡出在醫院的事務,自己做健康管理.處拜訪國內有名的健康管理機構及其決策者,盡我所能學習各家的優點、避免其缺點,並同時研習東西整合醫學及美國

自然醫學博士班,於是彼得潘整體健康照護體系漸漸成長茁壯。走在時代前面的人都會相當孤單,這期間當然會有許多心酸血淚,包含被人惡意攻擊!但只要堅持核心價值:切勿傷害、利於個案、個案自主、公平正義的醫學倫理也就坦然於心。

        我用過許多藥物及中西醫療法,不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有些還有嚴重的副作用.我漸漸改用自然醫學療法來治療我的肥胖、三高、痛風、腎病及自律神經失調等慢性病.後來我的體重變輕盈、體脂降很快、骨骼更有肉、身體年輕十來歲、血糖降低了、胃食道逆流也好了、也沒有任何副作用或感覺不舒服.所以我的肥胖、三高、自律神經失調等慢性病也慢慢消失.

                為了讓大家少看點病、少花點錢、少吃點藥、多點健康,也使國家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多點人力物力用在國民健康促進上,彼得潘整體健康照護體系於2018.09.16開始輔導及合作許多大健康產業合作

其目的是在解決一般自然醫學無法形成產業鏈等困擾如下:

*一般個體戶,醫療院所多流於單打獨鬥,無法互相合作整合.

*醫療服務或健康產品既使不錯也不會策略行銷及運用通路達到市場化.

*只能靠見證,不會做研究及實證讓大眾及產官學界更能接受.

*沒有足夠資金引流投資理想事業,無法一展抱負.

*無法發展核心技術,讓合作機構取得更貼近設備原物料商出廠價格,創造更大營運及獲利空間.

 突破一:團隊作戰分擔風險國內外合作及整合機構愈來愈多與深入.

突破二:觀察需要創造需求實施自然醫學醫養護的線上線下教育,讓全球愈來愈多的自然療法需要及需求導入正軌.

突破三:整體健康科學評估破除一般西醫學批評自然醫學不夠科學及實證的問題,整合運用許多尖端科學檢測,達到實證醫學的標準,讓社會大眾更能接受及更可以與產官學界鏈接.

突破四:低利貸款減少現金。基金會租賃之儀器或設備,可發放各使用單位,或引薦向儀器或設備租賃或其他貸款公司辦理貸款,減少現金流支出。

突破五:發展核心技術設備讓合作機構取得更貼近設備原物料商出廠價格,創造更大營運及獲利空間.

突破六:智慧雲端遠距健康。強化以上優點,運用現代互聯網+,人工智慧等讓體系內的所有領導與管理更能事半功倍,成本效益極大化.

        全世界愈來愈多人使用中醫,但許多臺灣的中醫師愈來愈像西醫,只是治療換成中草藥罷了。他們並沒有把中醫整體醫學思維及運用自然療法的特色發揮出來。再來中醫的陰陽五行、氣血理論,求診患者看不到、摸不著、甚至聽不懂,所以常常使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雖然有了經絡能量分析等儀器,幫助把脈的一致性,但仍無法讓人一目了然。醫療院所學術機構的中西醫學也碰到了瓶頸,一直到我學習、運用整體醫學及量子醫學,整合成身、心、靈、社會整體醫學,才打通我的中西整合醫學的任督二脈。何謂身、心、靈、社會整體醫學?為何需要它?以及如何實務運用,簡單的說明請參閱官網的身心靈站等文章。近幾年來健康管理、整體醫學、自然醫學逐漸受到全球人士的重視,使用的民眾也愈來愈多,健康促進的方式也五花八門、各顯神通,但許多缺乏科學量化、儀器評估及為個人量身訂做。

  雖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醫學仍有許多盲點無法克服。許多自然現象、療癒方法無法用自己認為的科學解釋 (如古典物理等),有人就會說它是哲學問題、宗教問題、另類療法或輔助療法。但一旦慢慢用新興的學理證實(如量子物理等),又會變成科學或主流。不要忘了目前很多所謂的科學,以前也曾經被認為是邪說歪道。我們應該開擴心胸、開展視野接受目前主流醫學以外的其他醫學。愈來愈多的資料顯示自然醫學、整體醫學是成本效果最好的整體健康照護方式,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自助助人。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聚沙成塔、眾志成城希望國內外的有志之士、產官學界一起共同推展正確的自然醫學、整體醫學(如美國國家衛生院的輔助及整合健康研究中心NCCIH,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心理物理學研究所IPP,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中華音樂療法發展協會,德國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Energy Medicine等),如果要一起合作,請來電或E-mail告知。

潘忠興 醫師 於彼得潘整體健康照護體系 99.9.9 .108.01.21修正

#"彌補中西醫學及一般自然醫學不足"完整圖文版:

https://www.dr-peterpan.com.tw/about-us.html

(待續:詳細健康風險評估:身、心、靈、社會四構面)

歡迎建議回饋、行善轉發!

以後會美編彙集出書及視頻,可先預訂:

E mail:pan621@ms5.hinet.net